《守望我城》行動:禱告守望

//3月13日 為殘疾人士的就業禱告//
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,各行各業生意受挫。社企大受影響,而受聘的殘疾人士首當其衝。
香港社會企業總會在2月下旬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,受訪社企共有214間,佔全港社企數目約3成,包括零售業、餐飲業,服務業、教育及培訓、健康護理服務、有機產品及環保業。4成受訪社企現金流僅能夠支持少於3個月的營運。若疫情持續至下半年,估計許多社企撐不住。社企為求生存,只好縮減營業時間、暫緩業務擴張、縮減工時,甚至縮減人手或裁員或要求員工放無薪假。現時已有近四分之一受訪社企已結束營業或暫停營業,主要是餐飲、服務及有機產品及環保業。
「社企請了不少殘疾人士,如果社企面臨倒閉,大批難得就業的殘疾人士將大受影響,恐怕會將跌入綜緩網。殘疾人士原本選擇的機會不多,很難找到一份穩定工作,轉行更加不易。」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總幹事高碧姬表示擔憂。「一般打工仔都會受影響,競爭力較弱的殘疾人士在疫情中更加被動,可謂百上加斤。」高碧姬表示,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的《財政預算案》,當中除了部份派糖措施能紓緩燃眉之急外,針對殘疾人士的措施卻一如既往欠缺力度及長遠計劃,未見著力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,亦未見針對疫情對社企和殘疾人士及時支援。(節錄自《明週文化》,2020/3/5)
讓我們同心禱告:
1. 殘疾人士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的挑戰本來就不少,他們卻以自強不息的態度來克服困難,發揮生命、維持生活;求主為他們在疫情下開拓新的出路,好使他們在逆境下繼續自強,生活所需用的一樣也不缺;又求主賜他們和其家庭平安,體會到神的同在和保守。
2. 求主賜智慧和創意予社企的營運者,在經濟不景之時帶領企業渡過難關;求主幫助我們更新消費的習慣,在日常必需的消費上,能夠多花心思,以至在消費的同時也能造就和建立有需要的群體。
3. 求主督責在位者能負起該負的責任,以公義和遠見來分配稅收,將財富有效地使用在貧苦和弱勢的社群中;求主感動更多的香港人,在可行之處都為弱勢社群多走一步,關愛和守望他們。
禱告後你可以在下面留言回應及分享在自己FB/IG,為大家打打氣,抗疫同行!